GLM 4 32B Base 0414
模型简介
模型特点
模型能力
使用案例
🚀 GLM-4-32B-Base-0414
GLM-4-32B-Base-0414是GLM系列的新成员,拥有320亿参数。它在性能上可与OpenAI的GPT系列以及DeepSeek的V3/R1系列相媲美,并且支持非常友好的本地部署。该模型在15T高质量数据上进行预训练,其中包含大量推理型合成数据,为后续的强化学习扩展奠定了基础。在微调阶段,针对对话场景进行了人类偏好对齐,还运用拒绝采样和强化学习等技术,增强了模型在指令遵循、工程代码和函数调用方面的性能,强化了执行智能体任务所需的核心能力。
🚀 快速开始
GLM-4-32B-Base-0414系列模型具有强大的文本生成能力,可应用于多种场景,如动画生成、网页设计、SVG生成、基于搜索的写作等。以下将为你详细介绍其功能、使用示例及评估结果。
✨ 主要特性
模型家族丰富
- GLM-4-32B-0414:在工程代码、工件生成、函数调用、基于搜索的问答和报告生成等任务中表现出色,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其性能可与GPT-4o和DeepSeek-V3-0324(671B)等更大的模型相媲美。
- GLM-Z1-32B-0414:基于GLM-4-32B-0414开发的推理模型,具有深度思考能力。通过冷启动、扩展强化学习以及在数学、代码和逻辑等任务上的进一步训练,相比基础模型,显著提高了数学能力和解决复杂任务的能力。
- GLM-Z1-Rumination-32B-0414:具有反思能力的深度推理模型,能够进行更深入、更持久的思考,以解决更开放和复杂的问题。通过端到端强化学习进行训练,并在深度思考过程中可以利用搜索工具处理复杂任务。
- GLM-Z1-9B-0414:采用上述技术训练的小模型(9B),在数学推理和一般任务中表现出色,在同规模的所有开源模型中,整体性能名列前茅,在资源受限的场景下,实现了效率和效果的良好平衡。
支持多场景应用
- 动画生成:能够根据文本描述生成相应的动画,如模拟小球在旋转六边形内弹跳的Python程序动画,以及使用HTML模拟小球在旋转六边形中心释放的场景动画。
- 网页设计:可以设计支持自定义函数绘图的绘图板,以及移动机器学习平台的UI界面,包括训练任务、存储管理和个人统计界面等。
- SVG生成:可以使用SVG创建如江南水乡等场景,以及说明大语言模型训练过程的图形。
- 基于搜索的写作:根据搜索结果对用户问题进行作答,生成符合用户要求且有深度的专业答案。
- 函数调用:支持以JSON格式调用外部工具,可通过HuggingFace Transformers、vLLM或sgLang实现。
💻 使用示例
基础用法
import json
import re
import ast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CausalLM, AutoTokenizer
MODEL_PATH = "THUDM/GLM-4-32B-0414"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MODEL_PATH)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MODEL_PATH, device_map="auto")
def is_function_call(single_message):
"""Determine whether the current system message is a function call."""
pattern = re.compile(r'([^\n`]*?)\n({.*?})(?=\w*\n|$)', re.DOTALL)
matches = pattern.findall(single_message)
if not matches:
return False
func_name, args_str = matches[0]
func_name = func_name.strip()
try:
parsed_args = json.loads(args_str)
except json.JSONDecodeError:
try:
parsed_args = ast.literal_eval(args_str)
except:
return False
return {"name": func_name, "arguments": parsed_args}
def realtime_aqi(city):
"""Weather Query Tool"""
if '北京' in city.lower():
return json.dumps({'city': '北京', 'aqi': '10', 'unit': 'celsius'}, ensure_ascii=False)
elif '上海' in city.lower():
return json.dumps({'city': '上海', 'aqi': '72', 'unit': 'fahrenheit'}, ensure_ascii=False)
else:
return json.dumps({'city': city, 'aqi': 'unknown'}, ensure_ascii=False)
def build_system_prompt(tools):
"""Construct system prompt based on the list of available tools."""
if tools is None:
tools = []
value = "# 可用工具"
contents = []
for tool in tools:
content = f"\n\n## {tool['function']['name']}\n\n{json.dumps(tool['function'], ensure_ascii=False, indent=4)}"
content += "\n在调用上述函数时,请使用 Json 格式表示调用的参数。"
contents.append(content)
value += "".join(contents)
return value
tools = [
{
"type": "function",
"function": {
"name": "realtime_aqi",
"description": "天气预报。获取实时空气质量。当前空气质量,PM2.5,PM10信息",
"parameters": {
"type": "object",
"properties": {
"city": {
"description": "城市名"
}
},
"required": [
"city"
]
}
}
}
]
system_prompt = build_system_prompt(tools)
message = [
{"role": "system", "content": system_prompt},
{"role": "user", "content": "北京和上海今天的天气情况"}
]
print(f"User Message: {message[-1]['content']}")
while True:
inputs = tokenizer.apply_chat_template(
message,
return_tensors="pt",
add_generation_prompt=True,
return_dict=True,
).to(model.device)
generate_kwargs = {
"input_ids": inputs["input_ids"],
"attention_mask": inputs["attention_mask"],
"max_new_tokens": 1024,
"do_sample": True,
}
out = model.generate(**generate_kwargs)
generate_resp = tokenizer.decode(out[0][inputs["input_ids"].shape[1]:-1], skip_special_tokens=False)
stop_sequence = tokenizer.decode(out[0][-1:], skip_speical_tokens=False)
if stop_sequence == "<|user|>":
print(f"Assistant Response: {generate_resp.strip()}")
break
function_calls = []
for m in generate_resp.split("<|assistant|>"):
fc_decode = is_function_call(m.strip())
if fc_decode:
message.append({"role": "assistant", "metadata": fc_decode['name'], "content": json.dumps(fc_decode['arguments'], ensure_ascii=False)})
print(f"Function Call: {fc_decode}")
function_calls.append(fc_decode)
else:
message.append({"role": "assistant", "content": m})
print(f"Assistant Response: {m.strip()}")
for fc in function_calls:
function_response = realtime_aqi(
city=fc["arguments"]["city"],
)
print(f"Function Response: {function_response}")
message.append({"role": "observation", "content": function_response})
高级用法
在基于搜索的写作任务中,使用以下系统提示让模型根据搜索结果进行回复:
请根据所给搜索返回结果对用户问题进行作答。
## 注意
1. 充分利用和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生成符合用户要求且有深度的专业答案。
2. 所提供信息充分的情况下,你的回答需尽可能延长,从用户意图角度出发,提供具有足够信息量和多角度的回复。
3. 另外,并非所有的搜索结果都与用户问题密切相关,请仔细的甄别、筛选和利用。
4. 客观类问答的答案通常非常简短,你可以适当补充一到两句相关信息,以丰富内容。
5. 请确保你的回复格式美观、可读性强。对于多实体对比或列举,善用列表格式来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信息。
6. 除非用户要求,否则你回答的语言请于用户提问语言保持一致。
7. 在适当情况下在句子末尾使用例如:【0†source】的格式引用搜索结果。
使用时,可通过RAG
或WebSearch
等方法获取搜索结果,并将其包装在observation
中,例如:
[
{
"role": "user",
"content": "Explore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with a focus on its narrative techniques and thematic tendencies. This includes narrative techniques: common approache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such as first-person, third-person, omniscient narrator, and interactive narratio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young readers. It also includes thematic tendencies: recurring theme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such as growth, adventure, friendship, and family, with an analysis of how these themes impact children's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Additionally, other universal features such as the use of personification, repetitive language, symbolism and metaphor, and educational value should be considered. Please provide a detailed analytical report based on academic research, classic exampl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expert opinions."
},
{
"role": "observation",
"content": "【{id}†{title}†{url}】\n{content}"
},
...
]
📚 详细文档
展示示例
动画生成
模型 | 示例 |
---|---|
GLM-Z1-32B-0414 | write a Python program that shows a ball bouncing inside a spinning hexagon. The ball should be affected by gravity and friction, and it must bounce off the rotating walls realistically |
GLM-4-32B-0414 | Use HTML to simulate the scenario of a small ball released from the center of a rotating hexagon. Consider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ball and the hexagon's edges, the gravity acting on the ball, and assume all collisions are perfectly elastic. (Prompt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
网页设计
模型 | 示例 |
---|---|
GLM-4-32B-0414 | Design a drawing board that supports custom function plotting, allowing adding and deleting custom functions, and assigning colors to functions. (Prompt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
GLM-4-32B-0414 | Design a UI for a mobile machine learning platform, which should include interfaces for training tasks, storage management, and personal statistics. The personal statistics interface should use charts to display the user's resource usage over a period. Use Tailwind CSS to style the page, and display these 3 mobile interfaces tiled on a single HTML page. (Prompt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
SVG生成
模型 | 示例 |
---|---|
GLM-4-32B-0414 | Create a misty Jiangnan scene using SVG. (Prompt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
GLM-4-32B-0414 | Use SVG to illustrate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an LLM. (Prompt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
基于搜索的写作
按照上述系统提示和输入格式,模型可以生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如关于儿童文学共同特征的分析报告:
儿童文学共同特征分析报告
儿童文学作为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体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本报告将从叙事方法、主题倾向和其他普遍特征三个维度,综合学术研究、儿童文学经典案例和专家观点,全面分析儿童文学的共同特征。
叙事方法及其对儿童读者的影响
儿童文学的叙事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包括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述者介入和互动式叙事等。这些不同的叙事视角和方法深刻影响着儿童的阅读体验和认知发展。
第一人称叙事在儿童文学中较为常见,它从儿童主角的视角展开故事,拉近了读者与故事的距离,使儿童读者更容易与角色产生共鸣。例如,许多成长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让主角直接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让读者仿佛与主角一同经历成长的喜怒哀乐。这种叙事视角赋予作品强烈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同理心【1†source】。
第三人称叙事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使作者能够灵活切换不同角色的观点,展现更丰富的故事层次。在儿童文学中,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使作者能够控制叙事节奏,根据需要揭示或隐藏信息,引导儿童的注意力。同时,第三人称叙事便于作者与读者直接对话,通过叙述传达价值观或解释复杂概念。这种叙事方法对儿童的宏观思维和综合理解能力有积极影响【1†source】。
叙述者介入是儿童文学中一种独特的叙事技巧,作者以“讲故事者”的身份直接出现,解释故事背景、评论角色或向读者提问。这种技巧在经典童话中尤为常见,如《安徒生童话》的开头:“从前,有一个孩子……”叙述者介入有助于儿童理解故事背景,填补认知空白,并传达作者的教育意图。研究表明,适当的叙述者介入有助于儿童掌握故事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5†source】。
互动式叙事是当代儿童文学的新趋势,在数字媒体时代尤为突出。互动式叙事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作者 - 读者关系,鼓励儿童读者参与故事创作,如选择情节走向、角色对话或结局。这种参与式阅读增强了儿童的主体感,培养了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些儿童阅读应用程序融入了互动元素,让儿童通过点击、拖放等操作影响故事发展,从而获得更强的沉浸感和成就感【6†source】。互动式叙事将儿童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意义创造者,对他们的主体性发展具有独特的贡献。
表:儿童文学常见叙事方法及其效果
叙事方法 | 特点 | 对儿童读者的影响 | 经典示例 |
---|---|---|---|
第一人称 | 从儿童主角的视角讲述 | 增强沉浸感,培养同理心 | 《夏洛的网》《草房子》 |
第三人称 | 全知或有限视角 | 拓展视野,培养综合理解能力 | 《哈利·波特》系列 |
叙述者介入 | 作者直接介入叙事 | 帮助理解,传达价值观 | 《安徒生童话》 |
互动式 | 鼓励读者参与创作 | 培养主体感和创造性思维 | 儿童互动阅读应用程序 |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文学的叙事方法往往与“童年视角”密切相关。童年视角并不意味着叙述者必须是儿童,而是指作品能够最大程度地从儿童的内心出发描述世界,表达他们的内心心理和外部环境【2†source】。通过童年视角,读者可以以儿童的心态进行精神之旅,这种叙事策略创造了强烈的真实感,使儿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实现情感认同和认知共鸣【1†source】。童年视角的运用使作品的语言具有感性和天真的特质,通常具有散文式和空间结构,这些艺术特点符合儿童的认知特征,有助于他们接受和理解【2†source】。
主题倾向及其对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影响
儿童文学的主题选择呈现出明显的倾向,常见的主题包括成长、冒险、友谊和家庭等。这些主题不仅构成了儿童文学的核心内容,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塑造。
成长主题是儿童文学的核心主题之一。成长叙事被视为儿童文学的艺术命脉,专注于描绘儿童心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特别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确立【3†source】。成长文学通常包括三个要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自我意识构建过程的艺术描绘、具有逻辑推进的发展故事以及主角的精神试炼和方向探索的呈现【3†source】。通过阅读成长主题的作品,儿童读者可以间接体验成长的困惑和突破,理解自我认同的形成。如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和曹文轩的《草房子》等经典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儿童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成长轨迹。研究表明,成长主题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面对挑战的勇气和韧性,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贡献【9†source】。
冒险主题在儿童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满足了儿童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冒险故事通常具有不寻常的背景和未知的挑战,主角通过克服困难成长。像《鲁滨逊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经典作品,以惊险的情节吸引儿童读者,同时传达勇气、智慧和毅力等品质的重要性。冒险主题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主要在于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冒险故事中,儿童必须与主角一起分析情况、制定计划并应对意外事件,这个过程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适应能力【14†source】。同时,冒险故事中的陌生环境和新奇体验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为培养探索精神奠定了基础。正如专家指出,优秀的儿童文学应立足于现实,富有深度,产生重大的启发和感染力,引导儿童全面了解世界【14†source】。
友谊主题在儿童文学中同样普遍,反映了儿童对同伴关系的重视。友谊和爱是人类最珍贵的品质,在儿童文学中常被描绘成黑夜中的灯塔,引导儿童走向未来【9†source】。友谊故事通常围绕儿童之间的互动展开,描绘分享、合作和理解等积极行为。例如,《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孩子们之间的真挚友谊,以及《夏洛的网》中威尔伯和夏洛之间的承诺和互助。这些故事帮助儿童读者认识友谊的价值,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研究表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同伴支持,朋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感锚点,在陌生环境中给予他们最大的情感支持和安慰【16†source】。通过阅读友谊主题的作品,儿童可以学习社交技能,培养同理心,建立归属感【17†source】。
家庭主题是儿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主题,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互动模式。家庭作为儿童最早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影响【10†source】。儿童文学中的家庭故事通常关注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动态,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与姐姐的关系,以及《小王子》中小王子与玫瑰的互动。这些故事帮助儿童理解家庭角色的责任和期望,学习处理家庭内部的冲突。研究表明,积极的家庭氛围和父母支持促进儿童积极心理特质的发展,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养行为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10†source】【11†source】。通过阅读家庭主题的作品,儿童可以获得情感支持,学习管理家庭关系的技巧,建立健康的家庭价值观。
表:儿童文学常见主题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主题类型 | 内容呈现 | 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 对情感发展的影响 | 经典示例 |
---|---|---|---|---|
成长 | 自我意识觉醒,心理试炼和突破 | 建立自我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塑造积极的自我认同,增强心理韧性 | 《草房子》《长袜子皮皮》 |
冒险 | 探索未知,克服挑战 | 拓展想象空间,锻炼逻辑思维 | 培养勇气和毅力 | 《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
友谊 | 同伴互动,互助合作 | 学习社交技能,理解人际关系 | 培养同理心,建立归属感 | 《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 |
家庭 | 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 | 理解社会角色,学习沟通技巧 | 获得情感支持,建立安全依恋 | 《爱丽丝梦游仙境》《小王子》 |
关于主题选择,儿童文学研究者朱自强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母题”理论,将儿童文学作品分为“爱的母题”“顽童母题”和“自然母题”【8†source】。爱的母题关注儿童与成人或同伴之间的情感联系;顽童母题描绘儿童的自由天性;自然母题强调儿童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这三个母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儿童世界的丰富性,为儿童提供了多样化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框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主题并非孤立存在,优秀的作品往往有机地融合了多个主题。例如,《哈利·波特》系列融合了成长、友谊、冒险和家庭等元素,为儿童读者呈现了一个多维的精神世界。
其他普遍特征及其艺术表达
除了叙事方法和主题倾向,儿童文学还呈现出一系列普遍的艺术特征,包括拟人化、重复语言、象征和隐喻以及教育意义等。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儿童文学独特的审美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审美培养。
拟人化是儿童文学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之一。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动物、植物甚至无生命的物体常常被赋予人类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大大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想象力。研究表明,拟人化是儿童文学创作者常用的技巧,将人类特征赋予动物,使它们具有感知和交流能力【19†source】。通过拟人化,儿童可以更容易理解抽象概念和道德原则,因为拟人化的角色将复杂的思想转化为熟悉的情感和行为模式。例如,在科学童话中,拟人化的角色可以帮助解释科学原理,使抽象概念变得具体【18†source】。拟人化不仅丰富了儿童文学的叙事技巧,还为儿童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的拟人化可能会影响儿童对动物世界的准确理解,因此现代儿童文学在运用拟人化技巧时更注重平衡角色的自然属性和人类特征【19†source】。
重复语言在儿童文学中极为常见,这种语言特征源于口头传统,最初是为了便于记忆和传播【20†source】。在儿童文学中,重复使用单词、短语或句子具有多种功能:构建故事框架、强调关键信息、创造节奏和音乐性以及训练儿童的词汇技能。例如,在《好饿的毛毛虫》中,作者反复使用“星期一,他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他吃了两个梨……”这样的短语,不仅构建了故事结构,还帮助儿童学习数字和星期几。重复结构还有助于儿童在语言习得的早期阶段培养语言模式意识,培养语感和记忆能力【21†source】。研究表明,儿童文学中的重复语言促进儿童的语言习得,帮助他们掌握词汇和句法规则。同时,这种语言特征增强了故事的参与性,因为儿童通常可以参与背诵重复部分,获得成就感。
象征和隐喻是儿童文学中常见的表达技巧,通过具体的意象传达抽象的意义。象征使用特定的物体代表抽象概念或情感,而隐喻通过比较连接两个不同的事物,创造新的意义。在儿童文学中,象征和隐喻通常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避免过于复杂的解释。例如,《绿野仙踪》中的角色配置和隐喻内涵发人深省,这些角色不仅赋予故事生命,还通过象征意义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24†source】。儿童文学中的象征和隐喻通常与成长、友谊和勇气等主题相关,帮助儿童通过具体和形象的表达理解抽象概念。研究表明,适当的隐喻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3†source】。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理解象征和隐喻的能力逐渐提高,为儿童文学提供了多层次的意义空间。
教育意义是儿童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天生带有儿童教育的基因【22†source】。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时具有娱乐和教育功能,不仅帮助儿童了解客观世界、丰富内心情感、获得生活智慧,还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15†source】。儿童文学中的教育意义通常不是通过说教直接呈现,而是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命运自然流露。例如,许多经典童话通过主角的冒险经历传达勇敢和诚实等品质的重要性,而科普书籍通过有趣的情节和角色介绍科学知识。专家指出,儿童文学作家应承担起教育的重要责任,将对儿童精神成长的关怀融入作品中【22†source】。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文学的教育意义应尊重儿童的接受能力,避免过度说教或道德灌输,而是通过艺术感染力自然影响儿童的价值观和行为。
讲故事是儿童文学最基本和本质的特征。儿童的感知、形象驱动和追求新奇的认知特征和接受心理进一步决定了“讲故事”是儿童文学不可或缺的本体特征【25†source】。引人入胜的情节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方面,因为与成人相比,儿童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赖于直觉,情节在引导儿童理解故事中起着关键作用【26†source】。儿童文学的讲故事质量体现在多个方面:清晰的因果关系、紧凑的叙事节奏和令人满意的结局。这些元素共同作用,使儿童沉浸在故事世界中,提供情感满足和认知启发。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情节必须由特定角色在特定情境中表演,以在独特的时空环境中传达个人经历【7†source】。在儿童文学中,讲故事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技巧,更是连接儿童与世界的桥梁。通过故事,儿童可以安全地体验各种生活场景,学习应对挑战的方法。
在语言特征方面,儿童文学通常采用简洁、清晰、生动的语言风格,避免复杂的句子结构和抽象的词汇。这种语言特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同时,儿童文学的语言通常富有节奏和音乐性,通过押韵和重复等技巧增强可读性和记忆性。例如,迈克尔·罗森的儿童文学作品广泛采用重复结构和押韵,这种语言用法有助于儿童在语言习得的早期阶段培养语言模式意识【21†source】。儿童文学的语言还常常包含丰富的感官描述和情感表达,通过具体可感的意象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学者杰伊·戴维斯的研究表明,儿童文学中语言的互动使用可以影响儿童的语言习惯,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21†source】。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的这些普遍特征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拟人化和象征拓展了儿童的想象空间,重复语言和讲故事促进语言习得和认知发展,教育意义的自然融合实现了“寓教于乐”的艺术效果。这些特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有机统一,共同服务于儿童读者的全面发展。
结论
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叙事方法、主题倾向和其他普遍特征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儿童文学的创作和接受遵循独特的规则。在叙事方法方面,儿童文学灵活运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述者介入和互动式叙事等各种技巧,以适应儿童的认知特征和接受心理。其中,童年视角的运用尤为重要,它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使儿童读者能够产生情感共鸣【1†source】【2†source】。在主题选择方面,成长、冒险、友谊和家庭构成了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这些主题不仅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塑造【3†source】【9†source】。其他普遍特征如拟人化、重复语言、象征和教育意义共同构成了儿童文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教育价值【18†source】【20†source】【24†source】。
儿童文学的这些特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的。例如,冒险主题常常与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相结合,通过紧凑的情节和生动的描述吸引儿童读者;友谊主题经常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增强情感共鸣;拟人化常见于自然主题的作品中,帮助儿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特征共同服务于儿童读者的全面发展,在满足他们娱乐需求的同时,促进他们的认知成长和情感成熟。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儿童文学研究应强调叙事理论的应用,因为叙事理论更关注“如何讲故事”——叙事形式,这与儿童文学的研究重点密切相关【0†source】。同时,认知研究方法为儿童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将认知科学与文学理论相结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儿童文学如何影响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4†source】。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这些理论方法在儿童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关注儿童文学与数字媒体和跨学科教育等新兴领域的交叉和融合。
从创作实践的角度来看,儿童文学作家应充分把握儿童的认知特征和情感需求,将成长关怀和教育智慧融入作品中。正如专家所指出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立足于现实,富有深度,产生重大的感染力,引导儿童全面了解世界,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14†source】。同时,儿童文学创作应与时俱进,解决当代儿童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如数字时代的媒体素养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身份形成,为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精神滋养。
从教育应用的角度来看,儿童文学应充分发挥其在儿童精神成长中的独特作用。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活动,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儿童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引导他们将阅读体验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研究表明,儿童文学在语言教育、阅读社会建设和儿童精神成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2†source】。因此,儿童文学应作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分享、角色扮演和创意写作等活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感成熟。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教育媒介,儿童文学的共同特征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服务于儿童读者的全面发展。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创作、研究和应用儿童文学,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滋养。未来的儿童文学研究应继续深化理论探索,拓展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合作,以应对儿童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时代的挑战,推动儿童文学的持续发展。
🔧 技术细节
函数调用机制
GLM-4-32B-0414支持以JSON格式调用外部工具,通过HuggingFace Transformers、vLLM或sgLang实现。工具调用的消息格式如下:
{
"role": "asssitant",
"metadata": function_name,
"content": json.dumps(call_arguments, ensure_ascii=False)
}
工具执行结果的消息格式如下:
{
"role": "observation",
"content": json.dumps(tool_response, ensure_ascii=False) if not isinstance(tool_response, str) else tool_response
}
评估结果
GLM-4-0414系列
模型 | IFEval | BFCL-v3 (Overall) | BFCL-v3 (MultiTurn) | TAU-Bench (Retail) | TAU-Bench (Airline) | SimpleQA | HotpotQA |
---|---|---|---|---|---|---|---|
Qwen2.5-Max | 85.6 | 50.9 | 30.5 | 58.3 | 22.0 | 79.0 | 52.8 |
GPT-4o-1120 | 81.9 | 69.6 | 41.0 | 62.8 | 46.0 | 82.8 | 63.9 |
DeepSeek-V3-0324 | 83.4 | 66.2 | 35.8 | 60.7 | 32.4 | 82.6 | 54.6 |
DeepSeek-R1 | 84.3 | 57.5 | 12.4 | 33.0 | 37.3 | 83.9 | 63.1 |
GLM-4-32B-0414 | 87.6 | 69.6 | 41.5 | 68.7 | 51.2 | 88.1 | 63.8 |
对于
SimpleQA
和HotpotQA
,我们从每个测试集中抽取了近500个测试用例,为所有模型提供基本的search
和click
工具,确保其他设置保持一致,并进行3次运行取平均值。
SWE-bench评估
模型 | 框架 | SWE-bench Verified | SWE-bench Verified mini |
---|---|---|---|
GLM-4-32B-0414 | Moatless[1] | 33.8 | 38.0 |
GLM-4-32B-0414 | Agentless[2] | 30.7 | 34.0 |
GLM-4-32B-0414 | OpenHands[3] | 27.2 | 28.0 |
[1] Moatless v0.0.3使用以下参数:response_format="react", thoughts_in_action=False, max_interations=30
。失败轨迹不重试;其他设置为默认值。
[2] Agentless v1.5.0使用BGE作为嵌入模型,FAISS进行相似性搜索。为了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加快补丁验证速度,将单个实例的运行超时时间从默认的300s更改为180s。
[3] OpenHands v0.29.1未使用YaRN上下文扩展,但将运行限制为最多60次迭代,并总结历史记录以防止超过32K上下文限制。总结配置为llm_config="condenser", keep_first=1, max_size=32
。失败轨迹不重试。
📄 许可证
本项目采用MIT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