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M 4 32B Base 0414
模型概述
模型特點
模型能力
使用案例
🚀 GLM-4-32B-Base-0414
GLM-4-32B-Base-0414是GLM系列的新成員,擁有320億參數。它在性能上可與OpenAI的GPT系列以及DeepSeek的V3/R1系列相媲美,並且支持非常友好的本地部署。該模型在15T高質量數據上進行預訓練,其中包含大量推理型合成數據,為後續的強化學習擴展奠定了基礎。在微調階段,針對對話場景進行了人類偏好對齊,還運用拒絕採樣和強化學習等技術,增強了模型在指令遵循、工程代碼和函數調用方面的性能,強化了執行智能體任務所需的核心能力。
🚀 快速開始
GLM-4-32B-Base-0414系列模型具有強大的文本生成能力,可應用於多種場景,如動畫生成、網頁設計、SVG生成、基於搜索的寫作等。以下將為你詳細介紹其功能、使用示例及評估結果。
✨ 主要特性
模型家族豐富
- GLM-4-32B-0414:在工程代碼、工件生成、函數調用、基於搜索的問答和報告生成等任務中表現出色,在多個基準測試中,其性能可與GPT-4o和DeepSeek-V3-0324(671B)等更大的模型相媲美。
- GLM-Z1-32B-0414:基於GLM-4-32B-0414開發的推理模型,具有深度思考能力。通過冷啟動、擴展強化學習以及在數學、代碼和邏輯等任務上的進一步訓練,相比基礎模型,顯著提高了數學能力和解決複雜任務的能力。
- GLM-Z1-Rumination-32B-0414:具有反思能力的深度推理模型,能夠進行更深入、更持久的思考,以解決更開放和複雜的問題。通過端到端強化學習進行訓練,並在深度思考過程中可以利用搜索工具處理複雜任務。
- GLM-Z1-9B-0414:採用上述技術訓練的小模型(9B),在數學推理和一般任務中表現出色,在同規模的所有開源模型中,整體性能名列前茅,在資源受限的場景下,實現了效率和效果的良好平衡。
支持多場景應用
- 動畫生成:能夠根據文本描述生成相應的動畫,如模擬小球在旋轉六邊形內彈跳的Python程序動畫,以及使用HTML模擬小球在旋轉六邊形中心釋放的場景動畫。
- 網頁設計:可以設計支持自定義函數繪圖的繪圖板,以及移動機器學習平臺的UI界面,包括訓練任務、存儲管理和個人統計界面等。
- SVG生成:可以使用SVG創建如江南水鄉等場景,以及說明大語言模型訓練過程的圖形。
- 基於搜索的寫作:根據搜索結果對用戶問題進行作答,生成符合用戶要求且有深度的專業答案。
- 函數調用:支持以JSON格式調用外部工具,可通過HuggingFace Transformers、vLLM或sgLang實現。
💻 使用示例
基礎用法
import json
import re
import ast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CausalLM, AutoTokenizer
MODEL_PATH = "THUDM/GLM-4-32B-0414"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MODEL_PATH)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MODEL_PATH, device_map="auto")
def is_function_call(single_message):
"""Determine whether the current system message is a function call."""
pattern = re.compile(r'([^\n`]*?)\n({.*?})(?=\w*\n|$)', re.DOTALL)
matches = pattern.findall(single_message)
if not matches:
return False
func_name, args_str = matches[0]
func_name = func_name.strip()
try:
parsed_args = json.loads(args_str)
except json.JSONDecodeError:
try:
parsed_args = ast.literal_eval(args_str)
except:
return False
return {"name": func_name, "arguments": parsed_args}
def realtime_aqi(city):
"""Weather Query Tool"""
if '北京' in city.lower():
return json.dumps({'city': '北京', 'aqi': '10', 'unit': 'celsius'}, ensure_ascii=False)
elif '上海' in city.lower():
return json.dumps({'city': '上海', 'aqi': '72', 'unit': 'fahrenheit'}, ensure_ascii=False)
else:
return json.dumps({'city': city, 'aqi': 'unknown'}, ensure_ascii=False)
def build_system_prompt(tools):
"""Construct system prompt based on the list of available tools."""
if tools is None:
tools = []
value = "# 可用工具"
contents = []
for tool in tools:
content = f"\n\n## {tool['function']['name']}\n\n{json.dumps(tool['function'], ensure_ascii=False, indent=4)}"
content += "\n在調用上述函數時,請使用 Json 格式表示調用的參數。"
contents.append(content)
value += "".join(contents)
return value
tools = [
{
"type": "function",
"function": {
"name": "realtime_aqi",
"description": "天氣預報。獲取即時空氣質量。當前空氣質量,PM2.5,PM10信息",
"parameters": {
"type": "object",
"properties": {
"city": {
"description": "城市名"
}
},
"required": [
"city"
]
}
}
}
]
system_prompt = build_system_prompt(tools)
message = [
{"role": "system", "content": system_prompt},
{"role": "user", "content": "北京和上海今天的天氣情況"}
]
print(f"User Message: {message[-1]['content']}")
while True:
inputs = tokenizer.apply_chat_template(
message,
return_tensors="pt",
add_generation_prompt=True,
return_dict=True,
).to(model.device)
generate_kwargs = {
"input_ids": inputs["input_ids"],
"attention_mask": inputs["attention_mask"],
"max_new_tokens": 1024,
"do_sample": True,
}
out = model.generate(**generate_kwargs)
generate_resp = tokenizer.decode(out[0][inputs["input_ids"].shape[1]:-1], skip_special_tokens=False)
stop_sequence = tokenizer.decode(out[0][-1:], skip_speical_tokens=False)
if stop_sequence == "<|user|>":
print(f"Assistant Response: {generate_resp.strip()}")
break
function_calls = []
for m in generate_resp.split("<|assistant|>"):
fc_decode = is_function_call(m.strip())
if fc_decode:
message.append({"role": "assistant", "metadata": fc_decode['name'], "content": json.dumps(fc_decode['arguments'], ensure_ascii=False)})
print(f"Function Call: {fc_decode}")
function_calls.append(fc_decode)
else:
message.append({"role": "assistant", "content": m})
print(f"Assistant Response: {m.strip()}")
for fc in function_calls:
function_response = realtime_aqi(
city=fc["arguments"]["city"],
)
print(f"Function Response: {function_response}")
message.append({"role": "observation", "content": function_response})
高級用法
在基於搜索的寫作任務中,使用以下系統提示讓模型根據搜索結果進行回覆:
請根據所給搜索返回結果對用戶問題進行作答。
## 注意
1. 充分利用和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而不是簡單的複製粘貼,生成符合用戶要求且有深度的專業答案。
2. 所提供信息充分的情況下,你的回答需儘可能延長,從用戶意圖角度出發,提供具有足夠信息量和多角度的回覆。
3. 另外,並非所有的搜索結果都與用戶問題密切相關,請仔細的甄別、篩選和利用。
4. 客觀類問答的答案通常非常簡短,你可以適當補充一到兩句相關信息,以豐富內容。
5. 請確保你的回覆格式美觀、可讀性強。對於多實體對比或列舉,善用列表格式來幫助用戶更好的理解信息。
6. 除非用戶要求,否則你回答的語言請於用戶提問語言保持一致。
7. 在適當情況下在句子末尾使用例如:【0†source】的格式引用搜索結果。
使用時,可通過RAG
或WebSearch
等方法獲取搜索結果,並將其包裝在observation
中,例如:
[
{
"role": "user",
"content": "Explore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with a focus on its narrative techniques and thematic tendencies. This includes narrative techniques: common approache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such as first-person, third-person, omniscient narrator, and interactive narratio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young readers. It also includes thematic tendencies: recurring theme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such as growth, adventure, friendship, and family, with an analysis of how these themes impact children's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Additionally, other universal features such as the use of personification, repetitive language, symbolism and metaphor, and educational value should be considered. Please provide a detailed analytical report based on academic research, classic exampl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expert opinions."
},
{
"role": "observation",
"content": "【{id}†{title}†{url}】\n{content}"
},
...
]
📚 詳細文檔
展示示例
動畫生成
模型 | 示例 |
---|---|
GLM-Z1-32B-0414 | write a Python program that shows a ball bouncing inside a spinning hexagon. The ball should be affected by gravity and friction, and it must bounce off the rotating walls realistically |
GLM-4-32B-0414 | Use HTML to simulate the scenario of a small ball released from the center of a rotating hexagon. Consider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ball and the hexagon's edges, the gravity acting on the ball, and assume all collisions are perfectly elastic. (Prompt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
網頁設計
模型 | 示例 |
---|---|
GLM-4-32B-0414 | Design a drawing board that supports custom function plotting, allowing adding and deleting custom functions, and assigning colors to functions. (Prompt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
GLM-4-32B-0414 | Design a UI for a mobile machine learning platform, which should include interfaces for training tasks, storage management, and personal statistics. The personal statistics interface should use charts to display the user's resource usage over a period. Use Tailwind CSS to style the page, and display these 3 mobile interfaces tiled on a single HTML page. (Prompt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
SVG生成
模型 | 示例 |
---|---|
GLM-4-32B-0414 | Create a misty Jiangnan scene using SVG. (Prompt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
GLM-4-32B-0414 | Use SVG to illustrate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an LLM. (Prompt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
基於搜索的寫作
按照上述系統提示和輸入格式,模型可以生成詳細的分析報告,如關於兒童文學共同特徵的分析報告:
兒童文學共同特徵分析報告
兒童文學作為專門為兒童創作的文學體裁,具有獨特的藝術特點和表現手法。本報告將從敘事方法、主題傾向和其他普遍特徵三個維度,綜合學術研究、兒童文學經典案例和專家觀點,全面分析兒童文學的共同特徵。
敘事方法及其對兒童讀者的影響
兒童文學的敘事方法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包括第一人稱、第三人稱、敘述者介入和互動式敘事等。這些不同的敘事視角和方法深刻影響著兒童的閱讀體驗和認知發展。
第一人稱敘事在兒童文學中較為常見,它從兒童主角的視角展開故事,拉近了讀者與故事的距離,使兒童讀者更容易與角色產生共鳴。例如,許多成長小說採用第一人稱敘事,讓主角直接講述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讓讀者彷彿與主角一同經歷成長的喜怒哀樂。這種敘事視角賦予作品強烈的真實感和親切感,有助於培養兒童的同理心【1†source】。
第三人稱敘事提供了更廣闊的視角,使作者能夠靈活切換不同角色的觀點,展現更豐富的故事層次。在兒童文學中,第三人稱全知敘事使作者能夠控制敘事節奏,根據需要揭示或隱藏信息,引導兒童的注意力。同時,第三人稱敘事便於作者與讀者直接對話,通過敘述傳達價值觀或解釋複雜概念。這種敘事方法對兒童的宏觀思維和綜合理解能力有積極影響【1†source】。
敘述者介入是兒童文學中一種獨特的敘事技巧,作者以“講故事者”的身份直接出現,解釋故事背景、評論角色或向讀者提問。這種技巧在經典童話中尤為常見,如《安徒生童話》的開頭:“從前,有一個孩子……”敘述者介入有助於兒童理解故事背景,填補認知空白,並傳達作者的教育意圖。研究表明,適當的敘述者介入有助於兒童掌握故事結構,提高閱讀理解能力【5†source】。
互動式敘事是當代兒童文學的新趨勢,在數字媒體時代尤為突出。互動式敘事打破了傳統的單向作者 - 讀者關係,鼓勵兒童讀者參與故事創作,如選擇情節走向、角色對話或結局。這種參與式閱讀增強了兒童的主體感,培養了他們的決策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例如,一些兒童閱讀應用程序融入了互動元素,讓兒童通過點擊、拖放等操作影響故事發展,從而獲得更強的沉浸感和成就感【6†source】。互動式敘事將兒童從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轉變為主動的意義創造者,對他們的主體性發展具有獨特的貢獻。
表:兒童文學常見敘事方法及其效果
敘事方法 | 特點 | 對兒童讀者的影響 | 經典示例 |
---|---|---|---|
第一人稱 | 從兒童主角的視角講述 | 增強沉浸感,培養同理心 | 《夏洛的網》《草房子》 |
第三人稱 | 全知或有限視角 | 拓展視野,培養綜合理解能力 | 《哈利·波特》系列 |
敘述者介入 | 作者直接介入敘事 | 幫助理解,傳達價值觀 | 《安徒生童話》 |
互動式 | 鼓勵讀者參與創作 | 培養主體感和創造性思維 | 兒童互動閱讀應用程序 |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文學的敘事方法往往與“童年視角”密切相關。童年視角並不意味著敘述者必須是兒童,而是指作品能夠最大程度地從兒童的內心出發描述世界,表達他們的內心心理和外部環境【2†source】。通過童年視角,讀者可以以兒童的心態進行精神之旅,這種敘事策略創造了強烈的真實感,使兒童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實現情感認同和認知共鳴【1†source】。童年視角的運用使作品的語言具有感性和天真的特質,通常具有散文式和空間結構,這些藝術特點符合兒童的認知特徵,有助於他們接受和理解【2†source】。
主題傾向及其對兒童認知和情感發展的影響
兒童文學的主題選擇呈現出明顯的傾向,常見的主題包括成長、冒險、友誼和家庭等。這些主題不僅構成了兒童文學的核心內容,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認知發展和情感塑造。
成長主題是兒童文學的核心主題之一。成長敘事被視為兒童文學的藝術命脈,專注於描繪兒童心理快速發展的關鍵時刻,特別是自我意識的覺醒和確立【3†source】。成長文學通常包括三個要素:對成長中的青少年自我意識構建過程的藝術描繪、具有邏輯推進的發展故事以及主角的精神試煉和方向探索的呈現【3†source】。通過閱讀成長主題的作品,兒童讀者可以間接體驗成長的困惑和突破,理解自我認同的形成。如阿斯特麗德·林格倫的《長襪子皮皮》和曹文軒的《草房子》等經典作品,生動地描繪了兒童在特定環境中的心理成長軌跡。研究表明,成長主題的文學作品有助於兒童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培養面對挑戰的勇氣和韌性,對他們的心理發展有積極貢獻【9†source】。
冒險主題在兒童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滿足了兒童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冒險故事通常具有不尋常的背景和未知的挑戰,主角通過克服困難成長。像《魯濱遜漂流記》和《湯姆·索亞歷險記》等經典作品,以驚險的情節吸引兒童讀者,同時傳達勇氣、智慧和毅力等品質的重要性。冒險主題對兒童認知發展的影響主要在於拓展他們的想象空間,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冒險故事中,兒童必須與主角一起分析情況、制定計劃並應對意外事件,這個過程鍛鍊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適應能力【14†source】。同時,冒險故事中的陌生環境和新奇體驗激發了兒童的好奇心和學習慾望,為培養探索精神奠定了基礎。正如專家指出,優秀的兒童文學應立足於現實,富有深度,產生重大的啟發和感染力,引導兒童全面瞭解世界【14†source】。
友誼主題在兒童文學中同樣普遍,反映了兒童對同伴關係的重視。友誼和愛是人類最珍貴的品質,在兒童文學中常被描繪成黑夜中的燈塔,引導兒童走向未來【9†source】。友誼故事通常圍繞兒童之間的互動展開,描繪分享、合作和理解等積極行為。例如,《窗邊的小豆豆》中巴學園孩子們之間的真摯友誼,以及《夏洛的網》中威爾伯和夏洛之間的承諾和互助。這些故事幫助兒童讀者認識友誼的價值,學習如何建立和維護人際關係。研究表明,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同伴支持,朋友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情感錨點,在陌生環境中給予他們最大的情感支持和安慰【16†source】。通過閱讀友誼主題的作品,兒童可以學習社交技能,培養同理心,建立歸屬感【17†source】。
家庭主題是兒童文學中不可或缺的主題,描繪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紐帶和互動模式。家庭作為兒童最早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家庭氛圍和教養方式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有著深遠影響【10†source】。兒童文學中的家庭故事通常關注親子關係、兄弟姐妹關係等動態,如《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愛麗絲與姐姐的關係,以及《小王子》中小王子與玫瑰的互動。這些故事幫助兒童理解家庭角色的責任和期望,學習處理家庭內部的衝突。研究表明,積極的家庭氛圍和父母支持促進兒童積極心理特質的發展,而不良的家庭環境和教養行為則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10†source】【11†source】。通過閱讀家庭主題的作品,兒童可以獲得情感支持,學習管理家庭關係的技巧,建立健康的家庭價值觀。
表:兒童文學常見主題及其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主題類型 | 內容呈現 | 對認知發展的影響 | 對情感發展的影響 | 經典示例 |
---|---|---|---|---|
成長 | 自我意識覺醒,心理試煉和突破 | 建立自我概念,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 塑造積極的自我認同,增強心理韌性 | 《草房子》《長襪子皮皮》 |
冒險 | 探索未知,克服挑戰 | 拓展想象空間,鍛鍊邏輯思維 | 培養勇氣和毅力 | 《魯濱遜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 |
友誼 | 同伴互動,互助合作 | 學習社交技能,理解人際關係 | 培養同理心,建立歸屬感 | 《夏洛的網》《窗邊的小豆豆》 |
家庭 | 親子關係,兄弟姐妹關係 | 理解社會角色,學習溝通技巧 | 獲得情感支持,建立安全依戀 | 《愛麗絲夢遊仙境》《小王子》 |
關於主題選擇,兒童文學研究者朱自強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母題”理論,將兒童文學作品分為“愛的母題”“頑童母題”和“自然母題”【8†source】。愛的母題關注兒童與成人或同伴之間的情感聯繫;頑童母題描繪兒童的自由天性;自然母題強調兒童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關係。這三個母題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兒童世界的豐富性,為兒童提供了多樣化的情感體驗和認知框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主題並非孤立存在,優秀的作品往往有機地融合了多個主題。例如,《哈利·波特》系列融合了成長、友誼、冒險和家庭等元素,為兒童讀者呈現了一個多維的精神世界。
其他普遍特徵及其藝術表達
除了敘事方法和主題傾向,兒童文學還呈現出一系列普遍的藝術特徵,包括擬人化、重複語言、象徵和隱喻以及教育意義等。這些特徵共同構成了兒童文學獨特的審美風格,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認知發展和審美培養。
擬人化是兒童文學最具特色的藝術特徵之一。在兒童文學作品中,動物、植物甚至無生命的物體常常被賦予人類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大大增強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想象力。研究表明,擬人化是兒童文學創作者常用的技巧,將人類特徵賦予動物,使它們具有感知和交流能力【19†source】。通過擬人化,兒童可以更容易理解抽象概念和道德原則,因為擬人化的角色將複雜的思想轉化為熟悉的情感和行為模式。例如,在科學童話中,擬人化的角色可以幫助解釋科學原理,使抽象概念變得具體【18†source】。擬人化不僅豐富了兒童文學的敘事技巧,還為兒童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值得注意的是,過度的擬人化可能會影響兒童對動物世界的準確理解,因此現代兒童文學在運用擬人化技巧時更注重平衡角色的自然屬性和人類特徵【19†source】。
重複語言在兒童文學中極為常見,這種語言特徵源於口頭傳統,最初是為了便於記憶和傳播【20†source】。在兒童文學中,重複使用單詞、短語或句子具有多種功能:構建故事框架、強調關鍵信息、創造節奏和音樂性以及訓練兒童的詞彙技能。例如,在《好餓的毛毛蟲》中,作者反覆使用“星期一,他吃了一個蘋果。星期二,他吃了兩個梨……”這樣的短語,不僅構建了故事結構,還幫助兒童學習數字和星期幾。重複結構還有助於兒童在語言習得的早期階段培養語言模式意識,培養語感和記憶能力【21†source】。研究表明,兒童文學中的重複語言促進兒童的語言習得,幫助他們掌握詞彙和句法規則。同時,這種語言特徵增強了故事的參與性,因為兒童通常可以參與背誦重複部分,獲得成就感。
象徵和隱喻是兒童文學中常見的表達技巧,通過具體的意象傳達抽象的意義。象徵使用特定的物體代表抽象概念或情感,而隱喻通過比較連接兩個不同的事物,創造新的意義。在兒童文學中,象徵和隱喻通常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呈現,避免過於複雜的解釋。例如,《綠野仙蹤》中的角色配置和隱喻內涵發人深省,這些角色不僅賦予故事生命,還通過象徵意義傳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24†source】。兒童文學中的象徵和隱喻通常與成長、友誼和勇氣等主題相關,幫助兒童通過具體和形象的表達理解抽象概念。研究表明,適當的隱喻可以促進兒童的認知發展,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23†source】。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們理解象徵和隱喻的能力逐漸提高,為兒童文學提供了多層次的意義空間。
教育意義是兒童文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天生帶有兒童教育的基因【22†source】。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同時具有娛樂和教育功能,不僅幫助兒童瞭解客觀世界、豐富內心情感、獲得生活智慧,還培養他們的感知能力、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力【15†source】。兒童文學中的教育意義通常不是通過說教直接呈現,而是通過故事情節和角色命運自然流露。例如,許多經典童話通過主角的冒險經歷傳達勇敢和誠實等品質的重要性,而科普書籍通過有趣的情節和角色介紹科學知識。專家指出,兒童文學作家應承擔起教育的重要責任,將對兒童精神成長的關懷融入作品中【22†source】。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文學的教育意義應尊重兒童的接受能力,避免過度說教或道德灌輸,而是通過藝術感染力自然影響兒童的價值觀和行為。
講故事是兒童文學最基本和本質的特徵。兒童的感知、形象驅動和追求新奇的認知特徵和接受心理進一步決定了“講故事”是兒童文學不可或缺的本體特徵【25†source】。引人入勝的情節是兒童文學作品最重要的方面,因為與成人相比,兒童對事物的理解主要依賴於直覺,情節在引導兒童理解故事中起著關鍵作用【26†source】。兒童文學的講故事質量體現在多個方面:清晰的因果關係、緊湊的敘事節奏和令人滿意的結局。這些元素共同作用,使兒童沉浸在故事世界中,提供情感滿足和認知啟發。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情節必須由特定角色在特定情境中表演,以在獨特的時空環境中傳達個人經歷【7†source】。在兒童文學中,講故事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技巧,更是連接兒童與世界的橋樑。通過故事,兒童可以安全地體驗各種生活場景,學習應對挑戰的方法。
在語言特徵方面,兒童文學通常採用簡潔、清晰、生動的語言風格,避免複雜的句子結構和抽象的詞彙。這種語言特徵符合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便於他們理解和接受。同時,兒童文學的語言通常富有節奏和音樂性,通過押韻和重複等技巧增強可讀性和記憶性。例如,邁克爾·羅森的兒童文學作品廣泛採用重複結構和押韻,這種語言用法有助於兒童在語言習得的早期階段培養語言模式意識【21†source】。兒童文學的語言還常常包含豐富的感官描述和情感表達,通過具體可感的意象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學者傑伊·戴維斯的研究表明,兒童文學中語言的互動使用可以影響兒童的語言習慣,促進他們的語言發展【21†source】。
綜上所述,兒童文學的這些普遍特徵共同構成了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教育價值。擬人化和象徵拓展了兒童的想象空間,重複語言和講故事促進語言習得和認知發展,教育意義的自然融合實現了“寓教於樂”的藝術效果。這些特徵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織、有機統一,共同服務於兒童讀者的全面發展。
結論
通過對兒童文學的敘事方法、主題傾向和其他普遍特徵的系統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兒童文學的創作和接受遵循獨特的規則。在敘事方法方面,兒童文學靈活運用第一人稱、第三人稱、敘述者介入和互動式敘事等各種技巧,以適應兒童的認知特徵和接受心理。其中,童年視角的運用尤為重要,它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感和親切感,使兒童讀者能夠產生情感共鳴【1†source】【2†source】。在主題選擇方面,成長、冒險、友誼和家庭構成了兒童文學的主要內容。這些主題不僅滿足了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認知發展和情感塑造【3†source】【9†source】。其他普遍特徵如擬人化、重複語言、象徵和教育意義共同構成了兒童文學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教育價值【18†source】【20†source】【24†source】。
兒童文學的這些特徵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關聯、有機統一的。例如,冒險主題常常與第三人稱全知敘事相結合,通過緊湊的情節和生動的描述吸引兒童讀者;友誼主題經常採用第一人稱敘事增強情感共鳴;擬人化常見於自然主題的作品中,幫助兒童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些特徵共同服務於兒童讀者的全面發展,在滿足他們娛樂需求的同時,促進他們的認知成長和情感成熟。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兒童文學研究應強調敘事理論的應用,因為敘事理論更關注“如何講故事”——敘事形式,這與兒童文學的研究重點密切相關【0†source】。同時,認知研究方法為兒童文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通過將認知科學與文學理論相結合,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瞭解兒童文學如何影響兒童的思維和認知發展【4†source】。未來的研究應繼續探索這些理論方法在兒童文學研究中的應用,同時關注兒童文學與數字媒體和跨學科教育等新興領域的交叉和融合。
從創作實踐的角度來看,兒童文學作家應充分把握兒童的認知特徵和情感需求,將成長關懷和教育智慧融入作品中。正如專家所指出的,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應立足於現實,富有深度,產生重大的感染力,引導兒童全面瞭解世界,正確認識自己和社會【14†source】。同時,兒童文學創作應與時俱進,解決當代兒童面臨的新問題和挑戰,如數字時代的媒體素養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身份形成,為兒童提供有針對性的精神滋養。
從教育應用的角度來看,兒童文學應充分發揮其在兒童精神成長中的獨特作用。通過精心設計的閱讀活動,教師和家長可以幫助兒童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主題和意義,引導他們將閱讀體驗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研究表明,兒童文學在語言教育、閱讀社會建設和兒童精神成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2†source】。因此,兒童文學應作為學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分享、角色扮演和創意寫作等活動促進兒童的認知發展和情感成熟。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教育媒介,兒童文學的共同特徵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共同服務於兒童讀者的全面發展。通過深入理解這些特徵及其影響機制,我們可以更好地創作、研究和應用兒童文學,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高質量的精神滋養。未來的兒童文學研究應繼續深化理論探索,拓展研究方法,加強跨學科合作,以應對兒童不斷變化的需求和時代的挑戰,推動兒童文學的持續發展。
🔧 技術細節
函數調用機制
GLM-4-32B-0414支持以JSON格式調用外部工具,通過HuggingFace Transformers、vLLM或sgLang實現。工具調用的消息格式如下:
{
"role": "asssitant",
"metadata": function_name,
"content": json.dumps(call_arguments, ensure_ascii=False)
}
工具執行結果的消息格式如下:
{
"role": "observation",
"content": json.dumps(tool_response, ensure_ascii=False) if not isinstance(tool_response, str) else tool_response
}
評估結果
GLM-4-0414系列
模型 | IFEval | BFCL-v3 (Overall) | BFCL-v3 (MultiTurn) | TAU-Bench (Retail) | TAU-Bench (Airline) | SimpleQA | HotpotQA |
---|---|---|---|---|---|---|---|
Qwen2.5-Max | 85.6 | 50.9 | 30.5 | 58.3 | 22.0 | 79.0 | 52.8 |
GPT-4o-1120 | 81.9 | 69.6 | 41.0 | 62.8 | 46.0 | 82.8 | 63.9 |
DeepSeek-V3-0324 | 83.4 | 66.2 | 35.8 | 60.7 | 32.4 | 82.6 | 54.6 |
DeepSeek-R1 | 84.3 | 57.5 | 12.4 | 33.0 | 37.3 | 83.9 | 63.1 |
GLM-4-32B-0414 | 87.6 | 69.6 | 41.5 | 68.7 | 51.2 | 88.1 | 63.8 |
對於
SimpleQA
和HotpotQA
,我們從每個測試集中抽取了近500個測試用例,為所有模型提供基本的search
和click
工具,確保其他設置保持一致,並進行3次運行取平均值。
SWE-bench評估
模型 | 框架 | SWE-bench Verified | SWE-bench Verified mini |
---|---|---|---|
GLM-4-32B-0414 | Moatless[1] | 33.8 | 38.0 |
GLM-4-32B-0414 | Agentless[2] | 30.7 | 34.0 |
GLM-4-32B-0414 | OpenHands[3] | 27.2 | 28.0 |
[1] Moatless v0.0.3使用以下參數:response_format="react", thoughts_in_action=False, max_interations=30
。失敗軌跡不重試;其他設置為默認值。
[2] Agentless v1.5.0使用BGE作為嵌入模型,FAISS進行相似性搜索。為了在保持性能的同時加快補丁驗證速度,將單個實例的運行超時時間從默認的300s更改為180s。
[3] OpenHands v0.29.1未使用YaRN上下文擴展,但將運行限制為最多60次迭代,並總結歷史記錄以防止超過32K上下文限制。總結配置為llm_config="condenser", keep_first=1, max_size=32
。失敗軌跡不重試。
📄 許可證
本項目採用MIT許可證。



